| 本網訊:(記者 李博)戊戌狗年春節(jié)期間,三門峽市城鄉(xiāng)一體化示范區(qū)大王鎮(zhèn)很多菜農心里都跟吃了蜜似的甜——春節(jié)前夕,他們栽種的西葫蘆喜獲豐收,且銷路不錯,大家腰包鼓鼓地過大年。
大王鎮(zhèn)是河南省有名的蔬菜生產基地,該鎮(zhèn)的吉家灣村更是我市重要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蔬菜大棚。2月21日正月初六,記者在該村看到,雖然還在過年,不少菜農已經開始摘菜賣菜了。上午9時30分許,該村四組56歲的菜農劉煥玲和丈夫一起來到自家大棚采摘西葫蘆。她告訴記者,菜農確實挺忙的,每天都要到大棚開風口卷簾子,過年也不例外,不過只要能賣錢,再忙再累都愿意。“尤其是今年西葫蘆價格很好,大家都賣到了錢,每個人的心里都是美滋滋的。”
“今年西葫蘆價格格外好,年前最高時一斤賣到3塊錢。”劉煥玲笑得合不攏嘴,她告訴記者,自家共有3個蔬菜大棚,栽種的全是西葫蘆。由于年前一段時間西葫蘆價格一般都是兩塊多一斤,他們家的西葫蘆正好也趕上盛產期,兩三天一摘,每次摘個六七百斤,差不多就能收入近2000塊。“菜農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菜價高,產得多,賣錢多了!”
采摘結束后,劉煥玲和丈夫把裝好的西葫蘆放到三輪摩托車上,拉到位于村頭310國道邊的蔬菜批發(fā)市場進行交易。商量價格、稱重、付賬……劉煥玲拿到一沓鈔票后開心地說:“雖然年后價格回落到一塊多一斤,但是和往年比,還是挺好的。”
在蔬菜批發(fā)市場,記者遇到了另一名正在批發(fā)西葫蘆的菜農李哲松和其妻子。李哲松是鄰村北路井村菜農,他告訴記者,這個批發(fā)市場建在吉家灣村和北路井村中間,主要方便兩個村的菜農賣菜。北路井村近些年也建設了多個蔬菜大棚,許多菜農也因此致富。“今年西葫蘆的價格格外好,賣錢多了當然高興了。”李哲松的妻子開心地說,她家有兩畝多大棚,種的全是西葫蘆,年前每次賣2000多塊錢,“心里甭提多興奮了”。
采訪中記者看到,幾名菜農聚在一起,交流各自賣了多少錢,還相互分享好的經驗,探討如何把大棚經營得更好、收入更高。“根據這幾年的經驗,西葫蘆盛產期一定要趕在春節(jié)前,這樣才能多賣錢”“從育苗到移栽,從點花到打藥,管理絕對不能有絲毫的馬虎,我去年吃這個虧了,今年一定注意”……
善于思考和總結,菜農們憑借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,不斷創(chuàng)造著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責編:徐偉 ( 編輯:徐偉 ) |
菜農腰包鼓鼓過大年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2-26 打印



豫公網安備 41120202000047號
